- 陈昌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不仅会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的支撑作用,还将引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在危机中得以历练和发展的风险投资行业,将成为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活跃的一支力量。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和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政府有意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等关键领域或处于种子期、成长期的创业企业,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专业化、规范化的投资运作渠道;要推动风险投资中介组织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要积极探索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有效拓宽风险投资进入与退出渠道;要贯彻实施创业风险投资人才培养和储备战略,培养一大批具有复合技能的风险投资家。
2010年11期 v.24;No.19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4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厉以宁;
今后30年,我国改革的重点将是消除城乡二元体制,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双向的,即农村居民可以迁往城市,在城市工作或经营企业,城市居民也可以迁往农村,在农村工作或经营企业。我国目前的城乡一体化之所以是单向的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关键不仅在于城乡居民户籍分列,更重要的在于土地制度的二元结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双向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应该尽快消除这种体制障碍,赋予农村居民财产权,发放房屋产权证,将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双向的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向以居民消费拉动为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2010年11期 v.24;No.194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604 ] |[引用频次:114 ] |[阅读次数:0 ]
- 林英泽;
<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致信祝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刘国光、张卓元、周叔莲及著名物流学家徐寿波、丁俊发、王之泰等出席并演讲本刊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市场学
2010年11期 v.24;No.194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第四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市场学会会长俞晓松的贺信,本刊编辑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刊登如下:
2010年11期 v.24;No.194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旭东;
<正>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新闻界朋友们:上午好!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昨天,各界朋友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北京物资学院30周年华诞;今天,我们又相聚在一起,参加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市场学会、北京物资学院共同主办,北京市物流协
2010年11期 v.24;No.19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木春;
<正>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第四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暨搞活流通,扩大内需,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层峰会按既定的议程即将落下帷幕,我谨代表北京物资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以
2010年11期 v.24;No.19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黎明;
生产资料流通是我国商品流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后,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进程的平稳发展,以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提出,生产资料流通规模高速增长势头将趋于平缓,流通模式将呈现出很多新的趋势,流通企业只有转变经营方式才能生存发展。为更好地实现生产资料流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其中需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行业管理;二是发展现代物流,实现产业升级;三是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集聚流通功能,提升批发市场;五是构建供应链,延伸产业链;六是加强理论研究,重视人才培养。
2010年11期 v.24;No.194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卓元;
本文认为,调整经济结构,主要是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五大失衡问题:一是储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倚重第二产业;三是投入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源消耗太多,技术进步贡献率低;四是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协调;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文章提出,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转方式、调结构内涵会随着经济增长和矛盾积累而有所扩展;第二,转方式、调结构,就要适当放缓经济增速;第三,主要着力于深化改革和调整政策,推动转方式、调结构。
2010年11期 v.24;No.19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叔莲;
扩大内需需要搞活流通,需要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也需要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我国收入差距问题很严重,要清醒地认识并正确对待这种严重性,而不要制造"理论"掩盖这种严重性;要进一步弄清楚收入差距的情况,研究有关的分配理论;当前收入差距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积极稳妥地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才能顺利实现扩大内需。
2010年11期 v.24;No.194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之泰;
物流平台是对物流运作起承载和支持作用的以工程和管理为主的环境、条件系统,是现代物流运作的基础,是决定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前,就我国国情与发展水平而言,物流平台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更多地关注物流平台,发展、建设、完善、提高实物物流平台,保持物流平台建设与构筑一定的优先性和先行性,把打好基础放在重要位置。从与其他相关领域(客运领域)的关系来看,物流平台可分为共用物流平台和专用物流平台两大类。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共用综合性物流平台占主体地位,专用物流平台还比较少见,而我国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物流平台特别是专用物流平台的有无问题、短缺问题。考虑到国内对物流平台建设问题尚存在实质上的分歧,并且已经影响到了管理部门,对物流业发展非常不利,必须认真研究、讨论,以寻求真知,达成共识,更好地推动我国物流平台建设。
2010年11期 v.24;No.19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986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王选庆;
当前内贸管理工作实践中存在十个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流通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二是内外贸的关系问题,三是内外资的关系问题,四是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问题,五是零供关系问题,六是零售企业的营销模式问题,七是批发体系的重构问题,八是电子商务是否会孕育一场新的商业革命,九是物流的专业化与社会化问题,十是商业物流企业涉足金融问题。这十个困扰各级流通主管部门的实际问题,直接关系着流通业发展的走向,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破解。
2010年11期 v.24;No.194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殿昆;
农民合作社是农产品流通源头的最佳蓄水池和流动加速器。目前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生产和货源供给的规模经济水平,增强农民(合作社)在流通渠道中的讨价还价能力,保护其收入正常增长,使他们有发展农业生产的持续动力;建立符合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要求的规范化农业生产制度,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有效供给能力,扩大销路,助推农民增收;加强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畅通高效的农产品物流通道;继续实施市场建设工程,增强批发市场和超市的营销服务功能,建立和实行中央批发市场拍卖制度,发展直卖店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2010年11期 v.24;No.194 31-3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12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赵娴;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是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阶段,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以及愈加频繁的区域间贸易往来,流通产业不仅成为生产的先导,也成为消费的重要促进力量,流通效率的提高、流通渠道和流通模式的完善成为决定消费实现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力量。流通产业的发展已被纳入"十二五"规划,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产业,必须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促进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提升,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2010年11期 v.24;No.19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0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陈静;石桥;
<正>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市场学会、北京物资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暨搞活流通、扩大内需、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层峰会于2010年
2010年11期 v.24;No.19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登才;
本文认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等大系统所具有的特征。从本源来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最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四个方面。在这四要素基础上,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了功能维要素、物理维要素、市场维要素和环境维要素等四维要素。这四维要素借助一定的体系关联模式建立连接关系,形成了体系结构,并在一定的物流服务运作机制下,开展物流服务运作,实现物流服务体系功能。所以,物流服务运作机制是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关键。文章提出,我国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三个阶段,即加紧建设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和日趋完善阶段;主要工作有五个方面,一是加快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释放;二是提高专业化物流服务供给能力与服务水平;三是健全物流网络体系,提升物流设施设备先进水平;四是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步伐;五是完善物流监管与协调机制。
2010年11期 v.24;No.19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22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刘丹;王健;
物流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密切相关,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对于正确把握物流业发展方向、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2005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对其物流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福建省物流业发展迅速,对各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地促进物流业发展,福建省应抓住国家调整振兴物流业和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加强对物流业的组织领导与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物流企业自身竞争力,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与联动,大力发展国际物流,进一步增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使之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0年11期 v.24;No.194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6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俊韬;刘丙午;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危险品生产与物流量急剧增加。然而我国危险品物流管理工作刚刚起步,尽管发展速度较快,但存在多头管理、效率低下、企业规模小且现代化水平低、事故应急机制落后等问题。为提高我国危险品物流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危险品物流管理稳健、和谐发展,应借鉴发达国家危险品物流管理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立法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危险品物流行业标准;进一步细化、强化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管理,合理规划、设计区域性及全国性危险品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人员培训体系,建立专业执法队伍,严格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用信息化推动物流现代化,建立全国性危险品物流管理信息平台。
2010年11期 v.24;No.194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833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胡乐明;
此次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仅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危机,也凸显了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弊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中国道路"。第一,必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二,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完善市场与政府的调节功能,强化长期规划和计划调节,提升政府微观规制和宏观驾驭能力,有效"节制资本",发挥社会调节和伦理调节的积极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统筹国际和国内,提升政府应对国际形势变幻的能力。
2010年11期 v.24;No.19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童年成;
鄂尔多斯市经济高速成长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起核心作用的主要是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以及将这种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战略和策略。但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一业独大问题明显,加之通道制约和水资源制约,今后应本着"在发展中注重转型,在转型中实现发展"原则,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利用资源优势搞产业多元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2010年11期 v.24;No.19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