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 日本物流政策的演变——以《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为中心

    堀江正弘;孙前进;

    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日本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物流业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日本的物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围绕1997年、2001年、2005年和2009年的日本《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对日本十几年来的物流政策进行了梳理,分别阐述了各阶段大纲的背景、目标和措施,反映了日本物流政策的国际化趋势,并注重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社会资本,关注环境保护,构建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特征。

    2010年10期 v.24;No.19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2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中国消费的几个问题(下)

    丁俊发;

    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消费从认识到实践应该有一个新的突破。当前,受消费体制、消费能力、消费政策、消费基础、消费观念、消费环境、消费周期等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在消费问题上存在很多问题和误区,适度提高消费率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提高居民消费率,我们需要走出消费误区,建立鼓励消费的长效机制,提倡科学消费;需要处理好消费率与投资率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处理好消费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处理好即期消费与储蓄的关系;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关注并培育住房消费、乘用车消费、农村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消费、社区服务消费等消费热点。

    2010年10期 v.24;No.193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8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民营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我的民营经济观

    晓亮;

    本文认为,肯定民营经济主要是肯定其生产方式,而且民营经济突出了以民为本的原则,其民办、民管、民享、民主、民生、民权、民资等无不与民有着密切关系。在现实中,民营经济经常与"剥削"相联系,但不宜再提此观点。对我国来说,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活力源、增长点、就业的主渠道,也是藏富于民的必由之路,其产权关系最清晰、动力机制特别强、与市场结合得最好、分配机制最灵活,这些都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我们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家族企业的研究。

    2010年10期 v.24;No.193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流通现代化

  • 区域流通业竞争力投影寻踪建模及实证研究

    楼文高;吴晓伟;

    根据区域流通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我国31个省市2006~2008年的数据,应用投影寻踪建模技术对区域流通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阐述各区域流通业在规模、结构、效率、贡献力等竞争力诸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各区域流通业竞争力的成长性,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更强的提升区域流通业竞争力的措施和建议。

    2010年10期 v.24;No.19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内向型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刘根荣;

    我国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流通企业进入之后产生了"鲶鱼效应",促进了国内流通产业的竞争及业态的多样化,优化了中国流通产业结构,提升了中国流通企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但同时,也使国内流通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严峻考验。为此,应确立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取消外资流通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健全和完善流通法律体系,培育大型本土流通企业集团,保护本土中小流通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本土流通企业实施海外扩张战略。

    2010年10期 v.24;No.193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现代物流

  • 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协调中心的虚拟库存运作研究

    黄远新;黄有方;

    为了解决虚拟库存管理以及实施问题,本文根据相关理论构建虚拟企业联盟实现其运作,并采用贡献率理论对虚拟企业联盟产生的收益进行分配,最后用算例进行验证。算例表明,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统一协调下,采用贡献率的方法对虚拟企业联盟的收益进行分配,可以使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实现协同,使物流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2010年10期 v.24;No.19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42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涂传清;

    了解物流成本构成、计算物流成本数额是实施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企业物流成本计算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对于企业尽快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促进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当然,该国家标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对存货占用流动资金所发生的成本存在重复计算,忽略了与"固定资产"科目相关的物流成本,缺乏关于国家标准的详细应用指南,有违国家通过颁布标准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初衷等。为进一步完善该国家标准,应将与"固定资产"科目相关的物流费用纳入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范畴;只计算存货占用流动资金所发生的机会成本,不计算存货占用银行贷款的利息;制定不同行业的企业物流成本计算指南,使国家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

    2010年10期 v.24;No.193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3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投资不足的原因解析

    洪岚;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投资不足,从需求方面来看,主要是由于产量和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使现有冷链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凸显;从供给方面来看,由于冷链设施资产的专用性,使企业在投资时非常谨慎。为此,政府的政策支持应倾向产地市场和产业集中度低的生鲜农产品流通行业,鼓励主产区龙头企业与协会积极进行产销紧密垂直合作的冷链运作,促进生鲜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通过财政补贴主产区冷链保鲜技术所要求的基础设施投入;支持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保鲜技术集成示范化研究、推广与规范;加强生鲜农产品冷链信息化系统建设。

    2010年10期 v.24;No.19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954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采购管理

  • 政府采购管理与制度创新在现代服务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

    倪东生;

    在采购实践中,政府采购不仅仅涉及财政、商贸、法律问题,也存在一个管理问题。只有打破政出多门、藩篱割据的局面,消除同体监督现象,推行区域评审制度,开展有效的管理实践,才能将法律、政策和财政实践落实到位,才能实现政府采购的有效性、经济性,真正做到"三公一优",物有所值,搞好廉政建设,实现政策功能。我国政府采购从组织自行安排到财政预算与支出管理,从财政制度改革到形成法律制度,经历了不寻常的变迁和升华,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采购规模快速稳定增长,规范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更好地促进政府采购管理与制度创新,应成立国家公共交易与利益管理委员会,整合现有资源,构建我国政府采购新的运行体系,建立科教社会组织平台,推行公开的监督体系。

    2010年10期 v.24;No.19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供应链管理

  • 以供应链知识协同为特征的企业创新模式研究

    杨利军;

    协同是供应链的本质特征,而知识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融入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系统,充分利用供应链的知识溢出效应获取创新因子,是有效的协同创新途径。供应链知识协同将"知识"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创新资源在供应链系统内进行有效整合与配置,实现了低成本快速创新,并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同时,知识协同不能超越供应链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范畴,其基础是知识溢出效应,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利益分享机制是实现协同、获取创新收益的关键因素。

    2010年10期 v.24;No.193 41-4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3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经贸论坛

  • 建立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寇小萱;

    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为完成带动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加快其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技术创新合作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建立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天津市和滨海新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不过其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天津滨海新区技术创新合作能力,应发挥政府职能,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创建技术创新孵化平台,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发挥人才优势,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突出文化职能,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强调可持续发展,创建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发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优势,打造专属天津的战略产业链。

    2010年10期 v.24;No.193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方向

    张晓明;陈静;

    美国金融监管缺失被认为是导致次贷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摆脱次贷危机影响,重塑人们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美国政府于2009年6月17日发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的白皮书,经数次修改后,最终于2010年7月15日通过。新改革方案在监管广度和力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在美国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必将对全球金融监管架构产生深远影响。改革方案针对当前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弊端,从机构、市场、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政府及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作出了全面彻底的改革安排,在稳定金融市场、恢复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降低监管成本和提高监管效率、强化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未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我国应加强监管部门的协作与信息共享,逐步过渡到"大一统"的监管模式;注重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寻求政府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平衡点。

    2010年10期 v.24;No.19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6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以信为用”的现实路径与企业诚信建设

    宋洪云;

    信用的实质是"以信为用",是以利益为导向建设诚信,强调诚信的现实价值。我国企业诚信建设更多地强调从道德路径即用诚信道德观来推动企业信用建设,而对于"以信为用"的现实路径即从信用的现实维度来推动企业诚信建设重视不足。"以信为用"路径缺失是我国企业失信成规模出现的关键问题,失信成为大多数企业的理性选择。因此,必须加强"以信为用"现实路径建设,下大力气搞好法治建设和企业信息信用建设,做好企业诚信信用立法的具体化工作,加大企业违法违规成本,增强法律的执行力。同时,多方联动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库、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和企业信用信息显示机制,加强对信息传递渠道的管理,使诚信企业获得更多利益、失信企业无收益甚至负收益,真正在社会上形成诚信的氛围。

    2010年10期 v.24;No.193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探析

    薛德贵;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部分。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控制好资金风险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货币资金风险主要包括现金管理风险、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货币资金信息缺失风险等,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财务管理及其各环节缺乏科学有效衔接、货币资金使用过程管控失效等。为有效控制货币资金风险,确保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促进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一要加强事前防范,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控制体系以及明确的规章制度;二要加强事中控制,保障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要加强事后监督,注重信息反馈。

    2010年10期 v.24;No.19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8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营销管理

  • 中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关系视角

    陈钦兰;

    本文研究了中国民营企业在不同的品牌关系中品牌竞争发展路径问题,分析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的内外部关系、类似性关系、品牌数量关系和参与程度关系的品牌竞争发展路径,并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发展路径的生命周期适用范围、条件和特点,为中国民营企业选择不同的品牌竞争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2010年10期 v.24;No.193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营销学界理论研究主题重心的形成——基于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

    郑锐洪;

    我国营销学从引进到创新发展已经经历了30年的理论演进过程。本文以1994~2008年期间我国12本重要核心学术期刊刊载的348篇主要营销研究论文为依据,采用结构化的聚类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营销学界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演进及其主题重心的形成进行了梳理,发现我国营销学界理论研究在经历了高科技产业(产品)营销、绿色营销、知识营销、网络营销、体验营销、全球营销等阶段性主题重心之后,正逐渐聚焦到品牌管理、关系营销、营销渠道、消费者行为、服务营销等理论主题,并分析了我国营销学主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2010年10期 v.24;No.193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3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市场分析

  • 试论差异化商品交换与帕累托改进

    许崴;

    在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市场信息无论是对称还是不对称,通过差异化商品的交换均可实现帕累托改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若市场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具有差异化偏好的消费者可在无差异偏好消费者福利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等量交换获取更大数量的偏好商品,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提升;若市场主体间信息对称,无差异偏好消费者洞悉具有差异化偏好消费者交换的利益动机,通过提高差异化商品的交换价格,获取并消费比交换前更大数量的无差异商品,分享具有差异化偏好的消费者福利,社会总福利水平提升。当然,差异化商品交换对社会福利的提升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差异化商品交换可实现帕累托改进,但并不意味着可同时实现帕累托生产最优;商品差异化导致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水平上升,会不同程度地弱化差异化商品交换的福利效应。

    2010年10期 v.24;No.193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投资理财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任熹真;孙逊;

    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是一股新兴势力,私募股权基金介入企业、行业,使其在变现一部分资本的同时,也为更多的资本投入到战略性、主导性产业提供了条件,有助于产业的战略性调整。私募股权基金的经济效应日益明显,但其短期化行为、恶性竞争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必须及时完善相关法规,培育全民资本文化,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确定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机构,以便于充分发挥私募股权基金的经济效应。

    2010年10期 v.24;No.193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62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股权融资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的博弈分析

    褚晓琳;王文举;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可以看成由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和众多分散的中小股东构成。在股权融资中,大股东可以凭借其控股权剥夺中小股东利益,获得控制权收益。本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行为,给出大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条件,并就如何防止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提出相应建议。

    2010年10期 v.24;No.193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在险值的证券投资风险度量与管理

    蔡基栋;

    在险值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通用的度量证券价格风险的工具,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别就单一证券资产和证券资产组合讨论了风险度量方法,总结了不同市场条件下在险值的计算公式。金融机构根据其业务种类和所分析的资产组合类型,选择合理的时间范围,计算出单个资产或证券价格指数的在险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整个资产组合的在险值。为了降低证券资产组合价值的波动性,金融机构应尽量选择那些负相关、不相关或正相关程度不高的防御性证券进行组合投资。

    2010年10期 v.24;No.193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第四届期货论坛暨证券期货专业建设研讨会即将在京举行

    <正>2010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扑朔迷离,国内资本市场大起大落。期盼已久的股指期货成了股市杀手?融资融券成了虎头蛇尾?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期货业及资本市场发展何去何从,成为金融监管部门、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总结和探讨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金融工具推出后的市场表现及其原因,展望我国期货业和资

    2010年10期 v.24;No.193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