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 关于完善农村流通渠道的几个问题

    尹世杰;

    完善农村流通渠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促进社会文明与社会全面进步,作用很大。为解决我国农村流通渠道不畅的问题,完善农村流通渠道,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完善流通网络建设,还要在完善农村流通渠道基础上,发展新兴农村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全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消费和谐与社会和谐。

    2010年06期 v.24;No.18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农民转型理论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冯子标;王建功;

    农民转型理论传承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资本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本文基于我国工业化的实践,构造了描述农民转型的量化指标,并以资本劳动比、科技支出、教文卫支出及市场化指数四项因素对其进行解释。结论表明,资本劳动比对农民转型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地区间来比较,资本密集型工业模式不利于农民转型;而市场化指数与农民转型成高度正向关系,农民转型与市场化改革密不可分。

    2010年06期 v.24;No.18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2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流通现代化

  • 铁路产融资本的理论结构探析

    赵洪武;王稼琼;

    铁路产融资本是铁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而形成的资本运动。它以铁路产业资本为主体,运用金融功能广泛吸收资金,主要服务于铁路产业内各企业,承担铁路产业内资金结算与管理、结构化融资、产融资本完全融合三大职责,以实现盘活现行存量资产、构建效益型融资机制与铁路产融资本模式的目标。铁路产融资本可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和调控,以自身有效的增量资金投入,促进铁路资产、负债结构存量优化调整。而构建效益型融资机制是实现铁路产业资本低成本、大规模扩张的一个基本途径。铁路产融资本的收益倍增功效,可有效破解铁路股本融资难题,改善铁路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实现铁路可持续发展,是调整铁路产业资本结构、解决铁路高负债建设导致财务负担过重的重要出路。国家应早日赋予铁路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职能,批准设立金融机构,有力支持铁路现代化建设。

    2010年06期 v.24;No.189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城市流通体系模式及政策选择

    吴小丁;

    "批发商无用论"下美日两国批发商虽然命运不同,但美国的"小批发大零售"模式和日本的"大批发小零售"模式都体现出很高的流通效率。日本大型批发商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再度崛起,低成本地实现了购买频率高、价格中流通费用比重大的食品日用杂货的"多次少量配送"。我国的流通发展战略并不是两种模式简单地二选其一,流通体系是一个社会系统,任何国家任何做法的成功都是在其系统环境下取得的,借鉴需慎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流通政策对流通系统结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可能是根本性的,而只是辅助性的作用。

    2010年06期 v.24;No.18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现代物流

  • 关于应急物流规划的几点思考

    王宗喜;徐东;黄定政;

    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将应急物流建设列为重点工程,并要求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物流业发展。应急物流规划的制定关系到应急物流建设的长远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局着眼、需求牵引,模块规划、系统集成,平急兼顾、军地协同,产研结合、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提升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在全国范围内(不含边远地区)实现24小时内的应急物流响应,即24小时内将所需应急物资调运到事发地,及时高效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资保障需求。在应急物流规划制定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相关关系;实事求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努力寻求专家支持;反复推敲,充分征求部门意见。

    2010年06期 v.24;No.18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0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日本货物总运输量与纯运输量的实证研究

    姜旭;

    日本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业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立体物流运输网络,承担着产品制造前的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后的商品运输、废弃物回收再生处理的静脉运输,涵盖了商品流通全过程不同周期的运输任务。运输企业从市场上直接承揽的业务较少,主要是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综合运输服务。文章基于大量数据对日本货物运输发展状况及构造变化的分析表明,在产业结构和运输体系变化中,货物纯运输量能够真实地反映货物最实际的流动情况,而货物附加值作为运输单位重量货物所创造的价值,可以从综合角度评定经济因素对物流的影响,全面反映经济与物流的关系,说明物流活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衡量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高低。

    2010年06期 v.24;No.189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供应链管理

  • 基于BP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供应链风险评价研究

    王新利;

    随着供应链的迅猛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为合理有效评价供应链风险,文章结合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神经网络理论与专家系统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基于BP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特征,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对权值的不断修正,使网络的实际输出向量逐渐接近期望的输出值。该模型不仅能够利用专家系统判断供应链风险的大小,而且能够通过权矩阵分析影响供应链风险的主要因素,在供应链风险研究及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010年06期 v.24;No.189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505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信息熵法的供应链财务风险评估

    贾炜莹;刘永胜;张剑;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体系中,即使一个供应链成员财务状况不够稳健,也有可能对整个供应链产生致命打击,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为全面了解供应链节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的大小与影响程度,确定风险水平,对供应链财务风险进行评估,本文摆脱了对人为主观赋权的依赖,基于信息熵法建立了一个供应链财务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可以得到较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结果,有利于识别所处供应链的稳定性,吸收财务风险较低的企业加入,及时发现财务风险较高的企业并予以替换,从而更好地防范供应链风险,直接或间接影响上下游企业运营。

    2010年06期 v.24;No.189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83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经贸论坛

  •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宋洪远;

    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分工不明、定位不清,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必须选择与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按照重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加快发展赢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和大力扶持非赢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总体思路,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和村级站点,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加强服务条件设施和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2010年06期 v.24;No.18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724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0 ]
  • 零售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王水平;

    本文在借鉴和吸收产业安全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零售业特征及实际发展态势,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零售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经济含义和量化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提出了该指标体系在应用中需要注意解决的主要问题。

    2010年06期 v.24;No.189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后危机时代国际国内经济贸易新情况和新特点

    刘璟;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频繁调整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比如,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进出口总值下降明显,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国际国内需求不足,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全球共同的任务。

    2010年06期 v.24;No.18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产业融合趋势下的企业战略

    郑明高;

    产业融合是一个由信息技术革命引起,并在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过程。产业融合的动因包括技术创新的驱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自身对范围经济的追求,同时还有市场需求的推动、政府的外部措施等;产业融合主要有渗透型融合、互补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替代型融合四种;企业应从战略、技术、网络、产品、制度、资本和人才等方面创新,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在战略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合作,注重集成经营,注重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与管理,充分组建、参与和利用产业集聚区。

    2010年06期 v.24;No.18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85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汽车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初探

    肖建辉;

    我国汽车物流发展水平与汽车企业市场需求严重不相称,物流资源分散,物流成本过高。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物流整体水平,关键是要整合汽车物流资源,只有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物流企业、物流设施制造企业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多赢。具体来说,就是以物流人才培养为基础,通过汽车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培育、壮大综合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整合关联汽车集团之间的资源,组建第四方物流企业;各物流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良性竞争;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2010年06期 v.24;No.189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2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营销管理

  • 农产品营销渠道多样化治理模式研究

    胡华平;李崇光;

    本文借鉴多学科观点构建了一个渠道多样性治理分析框架认为:三种基本的渠道治理调节策略,即所有权控制治理、专用资产投资治理和关系规范治理,可以同时采用并实现互补性治理效应;十三种渠道形态在市场交换、层级交换和混合交换领域内呈现连续的治理分布;治理结构与治理环境、治理目标和渠道形态的合理匹配能够形成更加有效的治理安排;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多样化治理模式能够共存,是资源依赖性、正式和非正式治理的互补性以及治理安排之间的竞争性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0年06期 v.24;No.18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121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品牌联盟研究评述

    许娟娟;卢泰宏;

    品牌联盟的定义来源于战略品牌管理的意义和联盟组合形式。参盟品牌的属性、消费者对原参盟品牌及参盟品牌关系的评价、参盟品牌的呈现方式、参盟品牌的运营是影响品牌联盟市场效果的主要自变量;消费者对联盟品牌的态度、感知质量、购买意向和联合产品的价格是品牌联盟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品牌联盟对母品牌是"双刃剑";品牌联盟的跨文化研究和层次性研究是该领域将来可作为的方向。

    2010年06期 v.24;No.189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768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电子商务

  • 消费者对消费者电子商务网站信誉评价模型研究

    李生琦;陈奎;

    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的电子商务交易因其匿名性和流动性,信誉问题成为C2C网站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目前各大主要的C2C电子商务网站信誉评价系统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防止网上欺诈。本文从评价等级、评分标准、初始信誉值设定及用户评价可信度等方面进行探究,建立了一个改进的信誉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对其运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改进的评价模型对反映用户的真实信誉值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其用户评价的可信度由其直接可信度和间接可信度组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炒作和诽谤。

    2010年06期 v.24;No.189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786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经济法学

  • 我国物流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视角

    邹晓美;

    健全而完善的物流法制既是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依托和动力,也是贯彻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法制保障。但目前我国现行物流法律规范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物流立法相对滞后,仍然存在不少立法空白;物流立法缺乏国际视野,立法质量不高。为加强和完善我国物流立法,有必要制定统一的物流立法规划,增强物流立法的协调性;建立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物流立法的系统性;加强物流重点领域立法,使物流业有法可依;重视借鉴国际经验,提高物流立法水平。

    2010年06期 v.24;No.189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4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发展研究——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修订原因切入

    郭文龙;

    对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等法定犯而言,掌握其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远比泛泛而谈重要得多;修正案两次对该罪进行大规模完善并非《证券法》修订所致,而是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操纵证券、期货犯罪的判断要素依然在丰富和变化,并将继续深化发展;通过剥离层层表面现象,深入掌握精髓是研究该罪的必要法宝。

    2010年06期 v.24;No.189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6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投资理财

  • 华侨网络和对华投资特点浅析

    朴起彻;

    目前,对华侨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华侨的大量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华侨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在华侨网络形成过程中,方言曾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通过血缘、地缘和业缘紧密联系在一起。华侨对华投资往往与故乡有机结合,与香港企业共同投资,并充分利用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又有向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扩展的趋势。

    2010年06期 v.24;No.18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私募基金的基金的结构与典型条款设计

    郑强;陈工孟;

    私募基金的基金是由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组成的合伙制企业,主要采取定向私募的方式从机构投资者或富裕个人投资者手中筹集资本(发达国家的私募市场也有公开出售基金份额的),或以基金份额作抵押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成立基金,再投资于市场上各类私募基金,其主要形式包括风险投资基金的基金、收购基金的基金与二级投资基金的基金等,其条款设计一般包括最低承诺量、管理费用、附带权益、最低投资收益率、普通合伙人返还、普通合伙人出资比例、有限合伙人费用、关键人物、无过错离婚等。

    2010年06期 v.24;No.189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0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